【理工分院】实践感悟之青山绿水泛舟行,走好乡村振新路

发布者:yl6809永利官网发布时间:2020-08-15浏览次数:572

暑期社会实践心得——乡村振兴

2017年10月18日,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,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,必须始终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,实施乡村振兴战略。自十九大报告之后,我国政府对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高度重视,截至2019年,中央已经连续16年聚焦“三农”,2019年的中央一号文件,是21世纪以来第16个指导“三农”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。

一想起乡村振兴战略的二十字方针我就感慨万分,“产业兴旺,生态宜居,乡风文明,治理有方,生活富裕”,这短短的20字内,蕴含着我国农民对于乡村治理的殷切希望。在我看来,“产业兴旺”尤其重要,因为只有产业兴旺了,才能促进农业的现代化,才能够真正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。回忆起建国后到2018年,我国从原来每人每年200公斤暴增到每人每年480公斤,这不仅仅只是在数量上的剧增,更显示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对于粮食品质的不断追求,从一开始只求于吃得饱,到吃得好、吃得健康、吃得营养,到如今追求吃得愉快。这不单单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,其背后更是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。

我国人均粮食的需求量剧增,而这些粮食的由来,真的是靠我们自己吗?我想并完全不是这样的,据资料显示,我国所食的大米、小麦、玉米、大豆、高粱等等农作物全是净进口,2019年1-2月,我国农产品进出口343.2亿美元,同比增长2.7%,这些实实在在的数据都在说明着一个事实,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。为何我国疆域辽阔还不能够满足自己的自身需求呢?我想离不开以下几个问题:首先现有的耕地有限,中国虽说是疆域辽阔,但目前的耕地面积仅仅只有18亿亩,中国人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,但仅仅依靠这18亿亩,还能够解决吃肉的问题吗?这个问题显而易见是不太可能完成的。其次我国的土地利用率不高,相比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,我们的机器化、自动化生产水平还有限,无法达到他们的高利用率。再加上现有的土地分布与应用,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社会化大生产要求,导致农村土地无法有效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、产业化和社会化。最后一点,在我个人看来是最最关键的一点,那就是爆发式的增长需求。人们从吃得好追求到吃的健康的快速飞跃,吃得健康成为人们的主流追求,这也导致所需的农产品质量需要不断提高,从而致使需要向国外进口更高质量的粮食。

早在1994年,美国学者布朗就抛出“中国威胁论”,提出“谁来养活中国”的命题。原本是被人们拿出来处于风口浪尖上的问题,却被一个人活生生的给解决了,而这个人毫无疑问当然是袁隆平。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,当他还是一名教师时,就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;当他名满天下时,却依旧专注于粮食问题。他一生淡泊名利,毕生的梦想就是让人们远离饥饿,他发明的杂交水稻,救活了无数处于饥饿状况的人们。

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包括乡村产业、生态、人才、组织、文化振兴,就从我自己的角度来看,乡村人才振兴显得尤为重要。中国农业人多,人才不多!这显然是急需解决的问题,据资料显示,我国2018年有3.13亿农业生产者,而他们中大专及以上水平仅仅只有1%,高中文凭7%,这是多么可怕的一些数据啊!习近平总书记曾言:“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国战略,确立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,努力建设一支一支失志爱国奉献、勇于创新创造的优秀人才队伍”。而我们大学生又何尝不是这些的中坚力量呢,我们有着较为完善的提论体系,也有着较为丰富的知识,又为什么不将这些付出于实践当中呢?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组织学生下乡实践,这是非常有意义、有价值的事情,不但将我们的理论知识得以实践,又可以发现一些实际的问题,这难道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?而我励志成为一名有价值的人才,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付出加倍的努力,不断实现自己的价值,在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,为祖国的繁荣而学好科学文化知识,为祖国的发展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!

1600679126415351.png